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房地产行业动态点评:“止跌回稳”下的“三好”地产股逻辑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3-12 00:00

城建发展 +2.89%

本轮周期中,受核心城市房价和去化速度下行的影响,房企拿地强度和股价表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23-24 年一度出现波折。但我们预计25 年核心城市住房量价有望“止跌回稳”,尤其核心地段地价和新房房价有望“稳中有升”,这意味着房企拿地强度和销售、业绩之间的连接有望重新打通,拿地逻辑有望继22 年之后再次回归。我们建议投资者以“三好”逻辑来甄选地产股,具备“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等元素的房企有望在这轮结构性复苏中脱颖而出。

本轮周期中,房企拿地强度和市值之间的关系一度出现波折

长期以来,拿地强度是市场用于评估房企投拓强度和未来销售、业绩弹性的关键指标,其领先于房企未来的销售乃至业绩,因此往往与房企的发展预期乃至市值存在关联。近年以来,我们观察到拿地强度与房企市值的对应逻辑发生了几次变化:1、第一阶段——21-22 年:21 下半年开始由于部分民企遭遇信用风险,核心城市土地市场竞争烈度降低,能够在核心城市获取土地的企业一方面能够强化投拓规模,另一方面能改善拿地利润率,市场预期拿地强度高的房企能够兑现更好的销售和业绩表现;因此,22 年滨江集团、越秀地产、建发国际、华发股份等房企(拿地强度34%-51%)股价涨幅达到48%-95%,显著跑赢申万房地产指数(-11%)。2、第二阶段——23-24年:由于核心城市房价调整和去化速度逐步下行,房企拿地时预期的销售和利润率兑现难度加大,该选股逻辑逐步失效;我们观察到,23-24 年股价调整较大的是拿地强度锐减的民企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但主流房企中拿地强度超过30%的6 家企业,也有4 家23-24 年累计跌幅跑输房地产指数(-28%)。

核心城市量价回暖有望推动拿地强度逻辑回归

我们在《积极信号共振,迈过“最坏时刻”》(25.2.26)中指出,25 年核心城市有望实现住房量价的“止跌回稳”,尤其核心地段地价和新房房价有望“稳中有升”。这意味着房企拿地强度和销售、业绩之间的连接有望重新打通,拿地强度和市值表现的正相关也有望回归。在“止跌回稳”预期下,我们建议以“三好”逻辑甄选地产股——“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聚焦好城市且具备品质产出能力的房企才能在此轮结构性复苏中脱颖而出,而好信用则是这一切的支撑。

哪些房企近期在积极拿地?

我们根据中指院的数据,统计了24 年7 月-25 年2 月房企拿地的情况。权益拿地金额位居前列的主流房企包括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国金茂、招商蛇口、滨江集团、建发房产、越秀地产等。这些房企拿地布局高度集中于核心城市,靠前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6 个城市占到总拿地金额的84%。我们预计这些增量货值有望为对应房企的25 年销售及远期业绩作出重要贡献。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重点城市区域市场的量价回升,以及在对应区域拥有储备或新获取资源的“三好”房企的估值修复,同时业绩与现金流稳健的物管公司亦有望受益于市场止跌回稳。重点推荐:城投控股、城建发展、滨江集团、招商蛇口、建发股份、新城控股、招商积余等。

风险提示:地产政策波动的风险,地产基本面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部分房企面临经营风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