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事件概述
国务院于7月9日正式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目标和相关扶持政策,并提出了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等20大重大工程,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为航空装备工程、空间基础设施工程、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工程、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和智能制造装备工程。
二、 分析与判断
该规划出台预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进入政策红利时代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2009年提出以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10月,国发〔2010〕3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11年8月)、《商务部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质检总局 知识产权局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10月,商产发〔2011〕310号),此次出台十二五规划,旨在细化“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相关细则,后续政策红利有望陆续推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CGAR保持20%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规划增速最高
规划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到2020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高端装备制造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共同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根据已经发布的相关子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由2010年的1.6万亿增加至2015年的6万亿以上,5年CGAR达30.26%,在公布细分行业中增速和规模最高,可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地位。
金融财税政策支持是重点,吸引外资和民营是方向
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等。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加快研究完善和落实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
运用风险补偿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健全投融资担保体系。引导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丰富外商投资方式,拓宽外资投资渠道,不断完善外商投资软环境。继续支持引进先进的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完善相关市场开放机制,深化民间投资准入改革,鼓励各类企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航空装备:研发投入、支线飞机、通用航空是亮点
各种迹象表明,以150座C919大飞机、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航空装备投入将是十二五期间一大亮点。大飞机2015年完成首飞,2020年批量进入市场。2015年完成中法合作中等功率涡轴发动机的研制,建立发动机总装生产线和实现批量交付。
以商飞的ARJ21、西飞的新舟和新型通用飞机、民用直升机为代表的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将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重大进步,在航空装备的重大政策中,明确指出:(1) 加快制定民用航空工业法律法规,加速推进和落实低空空域管理政策,加大民用航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2) 出台支持支线和通用航空发展具体政策。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支线飞机年将销售100架;ARJ21-700型涡扇支线飞机2012年前后取得中国适航当局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形成产业化能力,实现批量交付,2013年取得国外适航证书;通用飞机方面重点支持大中型特种飞机、中/重型直升机和高端公务机的发展。
主要受益公司:西飞国际、哈飞股份、洪都航空、航空动力。
空间基础设施:卫星应用将取得快速发展
空间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和天地一体的地面配套设施,发展空间环境监测卫星系统;完善我国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启动由大容量宽带多媒体卫星、全球移动通信卫星、数据中继卫星等系统组成的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建设相关地面配套设施。开展先进卫星平台、新型卫星有效载荷、核心部组件、卫星遥感定量化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卫星系统应用示范,进一步提升卫星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化水平。到2015年,形成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系统功能优化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骨干架构,大幅提升我国卫星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空间信息的能力。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下,卫星总量增长空间不大,但技术进步和应用前景广阔。
主要受益公司:北斗星通、国腾电子、中国卫星。
轨道交通装备:重提国际化,2015年产值达4000亿
重提国际化,《规划》指出将制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相关政策。《规划》指出,到2015年,满足我国轨道交通发展需要,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到2020年,标准体系及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化,轨道交通装备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形成国际化发展的综合能力,打造拥有总承包商资质、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大型企业。现状看,货车、城铁已经具有国际化比较优势,并实现出口,但动车组受技术和零部件进口限制,比较优势并不突出。同时,轨道交通行业以国有企业为主,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尚需时日。
《规划》其余内容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一致,高速、重载、恶劣条件等是主要技术发展方向,2011-2020规划产值CGAR 10%左右(2010年轨道交通行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477.3亿元,规划2015年超过4000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6500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 动车组需求量约为1000列以上,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需求量约5000台以上;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有13个城市开通了4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1425.5公里;根据国家已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到2015年,将有超过30个城市建设85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2700公里以上。目前服务也收入占比不足10%,未来企业要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0%以上。
主要受益上市公司:中国南车、中国北车。
海洋工程装备:600米-3000米深水资源开发装备为重点,国家扶持有望提速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类公司尚处于技术开发投入期,目前仍以自主开发为主,国家扶持力度小,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规划指出:要研究制定深海资源勘探专项鼓励政策,到2015年,国产深海资源探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关键设备和系统实现配套,国际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我们认为,后续国家层面的财政扶持将逐步到位,企业技术开发和扭亏为盈有望提速。
海洋工程装备方面,600米-3000米深水资源开发装备为重点,主要目标是突破深水浮式结构物水动力性能、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等共性技术,加快发展深海高性能物探船和钻井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半潜式平台、水下生产系统、环境探测、观测与监测、深海运载及应急作业等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建设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等新型装备总装制造平台,完善设计建造标准体系。
主要受益公司:中集集团,中国重工。
智能装备:“十二五”收入CGAR超25%,未来成长股的摇篮
智能装备重点发展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功能的智能专用装备,突破新型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中高档数控系统与功能部件、工业机器人等感知、控制装置及其伺服、执行、传动零部件等核心关键技术,提高成套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制造、使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支撑先进制造、国防、交通、能源、农业、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和升级。
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但产业基础非常薄弱,高档和特种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市场份额不到5%。2015年目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测控装置及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2020年目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和企业集团,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智能装备方向的重大政策: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示范应用中,支持智能制造装备首台(套)研发创新及产业化,探索首台(套)装备保险机制。此外,“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等财政扶持也是该行业亮点之一,未来财政扶持仍有望扩大。
智能装备是未来十年成长性行业,政策扶持仅是驱动因素之一,技术和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的生产效率提升需求是核心驱动因素。
主要受益公司:机器人、华中数控、长荣股份、蓝英装备。
核电装备:2015年核电运行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装备制造能力稳定在1000万千瓦以上
核电被放在新能源产业首位,可见国家安全发展核电的决心不变。
我国目前已经运行15个项目共计1260万千瓦,在建27个项目共计2989万千瓦,运行和在建合计4249万千瓦,要完成2015年4000万千瓦目标,现有在建项目要在2015年之前全部运行。
现有核电装备制造商的产能主要局限于上电、东电、哈电、一重和二重,目前核岛大型锻件的制造能力约为5-7套,《规划》提出2015年核电装备制造能力稳定在1000万千瓦以上(相当于10台机组),为各单位技改留下一定空间,但从各位为规划看存在产能过剩隐忧。
主要受益公司: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科新机电
三、 投资建议:行业中期有望受“需求改善”和“技术进步”双重推动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机器人、长荣股份、蓝英装备、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集集团、中国重工、洪都航空、哈飞股份、航空动力、北斗星通、国腾电子、中国卫星等。
除机床、电梯、煤炭机械等部分后周期行业外,业绩下滑风险基本释放完毕,半年报结构性见底为大概率事件:(1) 宏观政策底部已经探明,短期看基建投资向好将弥补房地产投资下滑,四季度后投资数据有望上行;(2) 行业去产能过程进入中后期,成本侧已经改善,需求侧改善将带动利润增速大幅回升。
在投资策略上,我们维持中期策略报告观点:在行业基本面见底缓慢回升,铁路、房地产、核电、信贷等政策中性向好的背景下,我们看好下半年行业走势。综合考虑投资复苏、估值与成长性三方面因素,我们推荐工程机械、铁路装备、煤炭机械、核电装备、智能与消费机械的投资组合,重点推荐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恒立油缸、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天地科技、郑煤机、北方股份、长荣股份、蓝英装备、中国一重、科新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