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DI 阶段性短缺,2017年供给维持紧张:2016年全球TDI退出产能24.3万吨,产能过剩大幅缓解。期间巴斯夫30万吨/年产能投产不及预期,同时TDI 厂家停产、检修、突发事件不断,造成供给紧张。未来行业新增产能包括sadara20万吨/年、万华化学30万吨/年,预计2018年投产(TDI 技术门槛高,会有个调试期),因此2017年整体供给情况预计与2016年差距不大,供给紧张格局难以改善。
2、TDI 需求稳增长,下游市场空间大:国内69%的TDI 用于聚氨酯软泡,对应软体家具、汽车座垫市场。国内软体家具2011~2015年复合增速5%。随着城镇化推进,改善型消费增加,软体家具需求稳步增长;汽车市场2011~2015年销量复合增速为7%,未来有望保持平稳,带动汽车座椅、防护装置需求。目前发达国家聚氨酯市场趋于饱和,人均消费4.5 千克,中国为1千克,未来需求空间大。
3、TDI 价格修复,消费旺季值得期待:去年TDI 价格从年初1.1万/吨飙涨至10月份的5万/吨,此后价格回落,今年1 季度市场均价约为3万/吨。供给端:短期看,4月起中央环保督察全面展开,行业装置也有望迎来检修限产密集期;中长期看,装置停产检修事件时有发生,而行业新增产能释放存在不确定性。需求端:短期看,行业4月开始消费旺季到来;中长期看,下游需求稳步增长,行业基本面改善。我们判断2017 全年TDI价格中枢为2.8万/吨。公司现有总产能15万吨(权益产能13.5万吨),是国内TDI 内资厂商龙头,TDI 产品市场价每上升1000元/吨,将增厚公司EPS 为0.29元(按权益产能算)。
4、挖潜增效卸包袱,TDI 生产优势突出:尿素行业整体不景气,公司尿素产品三年毛利-1500万元、30万元和-2300万元,目前暂缓开车,并解散配套生产公司。公司专注TDI 业务,挖潜增效改善经营,2016年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2.67%、8.96%和3.17%均低于过去三年平均水平。公司环保技术投入保障TDI高开工率,2016年产能装置利用率达108.43%。公司稳步推进TDI 产能5 扩8万吨、DNT6 扩9万吨二期项目,原料基本实现自给,产业链优势明显。
5、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2016年公司的EPS 为1.26元,我们预计2017-2018年的EPS 分别为4.14、4.46元。考虑到TDI 行业供给阶段性短缺,价格中枢上移,今年公司业绩爆发式增长确定性高,同时估值仅为6.6 倍,安全垫充足且向上具有巨大弹性,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TDI 装置投产进程加速;产品价格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