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3 年年报及2024 年一季报。2023 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2 亿元,同比下降1.12%;实现归母净利润8.59 亿元,同比下降9.14%,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1Q24 实现营业收入17.17 亿元,同比增加3.69%,归母净利润5.64 亿元,同比减少18.1%,基本每股收益为0.2495 元/股,同比下降18.05%,业绩表现低于我们的预期,主要系今年一季度气温同比偏低导致燃料成本大幅提升。
供热面积稳步增长,清洁供暖业务盈利能力整体保持稳定。2023 年公司供暖及蒸汽业务营业收入21.87 亿元,同比增长1.30%,毛利额5.01 亿元,同比减少5.9%。发电业务营业收入1.33 亿元,且毛利同比实现扭亏。供热领域,公司采用中水源热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并且引入智能化运营管控平台,进一步加速智慧供热的发展。2023 年公司平均供暖面积约7440 万平方米,联网面积约10463 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14 万、584 万平方米。公司在2023 年通过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等措施,保持了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在上游煤炭价格高位运行,下游供热市场增速放缓的市场环境下,公司通过长协锁价、淡季储煤等策略有效控制了成本,实现了区域内用户连续增长。1Q24 由于公司煤耗受气温偏低影响同比提升,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但考虑到目前煤价处于下行通道,公司年内业绩有望逐季度加速改善。目前公司积极投入到氢能的产业发展中,通过直接投资、项目合作、示范项目推广、联合研发等模式增强氢能业务布局力度,推动国内氢能产业链的逐步完善。
在手现金储量充足,高分红低负债财务稳健性极佳。截至2024 年3 月底,公司在手现金高达80 亿元,占公司总资产45%,资产负债率仅有29.9%,其中长短期借款合计仅有约20 亿元。2023 年及1Q24 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1.76 和-0.45 亿元。充足的现金以及极低的资产负债率可以为公司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充分保障,并为公司保障稳定的分红派息打下坚实基础。公司连续四年分红比例超50%,2023 年公司计划分红4.52 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52.6%。
积极开拓媒体市场,传媒业务高速发展。在高铁数字传媒业务方面,公司子公司兆讯传媒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5.97 亿元,同比增长3.56%。兆讯传媒作为高铁数字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在全国31 个省级行政区均完善布局。伴随着中国铁路网“八横八纵”的加密成型,兆讯传媒已建成年触达客流量超过20 亿人次的自有高铁数字媒体网络。截至2023 年12 月,公司签约的铁路客运站561 个,开通运营铁路客运站482 个,运营5346 块数字媒体屏幕。此外,公司积极开拓商圈数字户外媒体业务,先后在广州天河路商圈、成都春熙路商圈、北京王府井商圈等地区打造户外裸眼3D 大屏,吸引众多知名品牌投放广告,随着更多大屏逐渐建成投产,广告发布业务有望持续增厚公司利润。
盈利预测与估值:结合2023 年年报和2024 年一季报业绩,我们下调预测公司2024 年盈利预测为9.56亿元(前值为21.72 亿元),新增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10.80、11.76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5、13 和12 倍。考虑到公司双主业所在行业具有较大差异,我们对公司清洁能源业务及广告业务进行分部测算。清洁能源业务企稳回升,2024 年业绩预计达8.5 亿元,给予16 倍PE,合理估值为136 亿元。
广告业务保持稳定增长,2024 年预计业绩达1.5 亿元,参考子公司兆讯传媒估值水平给予40 倍PE,合理估值为60 亿元。公司合理市值为136+60*0.75(公司对兆讯传媒持股比例为75%)=181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上涨空间为26.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回落不及预期,广告收入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