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2 亿元,同比减少1.12%;公司营收规模同比下降主要受地产市场影响,工程及接网收入略有下降所致。公司2023 实现归母净利润8.59 亿元,同比减少9.14%;扣非归母净利润8.41 亿元,同比减少13.19%。公司利润指标下降主要系受地产市场波动,工程及接网收入及广告发布业务媒体资源使用费用增加。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7 亿元,同比增加3.69%。2023 年,公司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0.2 元(含税),占公司2023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2.60%。近期,公司发布《未来三年(2023-2025)股东回报规划》,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目前,公司热力及环保业务稳健运行,高铁传媒业务的持续发展,我们预期公司业绩有望平稳增长。
事件
公司发布2023 年度报告及2024 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2 亿元,同比减少1.12%;实现归母净利润8.59 亿元,同比减少9.14%;扣非归母净利润8.41 亿元,同比减少13.1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97%,较去年同期减少1.56 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为0.38 元/股,同比下降9.14%。2024 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7 亿元,同比增加3.69%;实现归母净利润5.64 亿元,同比减少18.10%。
简评
地产市场影响工程业务,媒体费用拉低归母利润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2 亿元,同比减少1.12%;公司营收规模同比下降主要受地产市场影响,工程及接网收入略有下降所致。公司2023 实现归母净利润8.59 亿元,同比减少9.14%;扣非归母净利润8.41 亿元,同比减少13.19%。公司利润指标下降主要系受地产市场波动,工程及接网收入及广告发布业务媒体资源使用费用增加。分业务来看,公司清洁能源和广告发布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84 和5.97 亿元,同比变化-2.12%和+3.56%;实现毛利率33.27%和41.95%,同比下降3.31 和10.12 个百分点。
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7 亿元,同比增加3.69%;实现归母净利润5.64 亿元,同比减少18.10%;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3%、4.36%、0.66%和 -5.15%,同比变化-0.17、+0.01、+0.04 和+1.15 个百分点。2023 年,公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为+15.07、-3.17、-11.34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33%、-47.13%、-172.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较上年略有增加,主要原因系在不考虑上年同期保理融资回款的因素下,下属公司供暖业务及广告业务营运收款维持稳定增长,同时本年度获取的政府补助以及利息收入均有上升所致。2023 年,公司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0.2 元(含税),占公司2023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2.60%。
热电业务稳健运行,持续布局氢能业务
公司目前总装机容量114 兆瓦。其中新北热电(不含联美生物能源)装机容量49 兆瓦,国新新能源装机容量35兆瓦,联美生物能源装机容量30 兆瓦。2023 年公司的平均供暖面积约7440 万平方米,联网面积约10463 万平方米。2023 年,公司实现发电量3.7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8%;实现上网电量2.8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2%。
其中火电发电量为2.6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9%;其他(联美生物能源)发电量为1.0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0%。截至2023 年底,公司控股子公司兆讯传媒签约的铁路客运站561 个,开通运营铁路客运站482 个,运营5346 块数字媒体屏幕。在氢能业务方面,公司联合爱德曼探索从电解水制氢和氢热电联产方向形成突破,进行产业上下游核心技术和装备的整合,为未来氢能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股东回报计划保障投资收益,维持“增持”评级近期,公司发布《未来三年(2023-2025)股东回报规划》,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未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目前,公司热力及环保业务稳健运行,高铁传媒业务的持续发展,我们预期公司业绩有望平稳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0.43 亿元、11.01 亿元、11.62 亿元,对应EPS 为0.46、0.48、0.51 元/股,维持公司“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