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助推化工子行业加速出海
全球化运营是全球领先的石化化工公司的重要特征,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化工优质企业从出口贸易转向为出海投资建厂。我们认为驱动化工企业出海的动力有四:1)依托开发技术优势,利用海外优质资源,反哺国内供给缺口,其中以油气和钾肥行业为代表,推荐中国海油;2)绕开贸易壁垒,提升配套能力,其中以轮胎和聚酯瓶片为代表,推荐森麒麟、赛轮轮胎;3)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供应稳定性及品牌力,其中以农药、改性塑料及聚氨酯为代表,推荐万华化学、金发科技;4)规避国内政策审批限制,提升产业链一体化程度,其中以聚酯-炼化为代表。
利用海外优质资源:国内资源缺口,利用技术海外布局保障增量作为全球工业生产大国,我国在部分资源上仍面临储量不足以及供需错配等问题,其中石油、天然气、钾肥等资源错配问题表现较为突出,资源缺口也阻碍了上游企业在国内的增长。为保障国家资源供应安全,我国自上世纪末以来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其中“三桶油”已与主要产油国在油气勘探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与主要产气国签订了长期购气协议;钾肥方面包括亚钾国际与东方铁塔在内共计28 个境外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海外资源的开发正持续反哺国内供给缺口,同时助力上游企业获取增长动力。
绕开贸易壁垒:从“困境求生”走向“战略布局”近年来海外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轮胎、聚酯瓶片等产业频繁遭遇欧美“双反”限制。为绕开贸易壁垒中国企业逐步出海设厂,轮胎成为先行者,自2013 年赛轮轮胎越南工厂投产以来,头部企业逐步完成出海落子,从最初的“困境求生”,经过10 年发展海外工厂成为企业盈利主体。在完成第一轮出海后,头部企业积累的资金及管理优势,助力其开启二轮出海,加强全球战略布局,以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规避日益严重的本地同质化竞争及提升全球品牌力。聚酯瓶片同样遇到反倾销的打击,行业正处出海初期,相关公司有望复制轮胎出海的路程,实现市场开拓与业绩增长。
开拓海外市场:有效对接需求端,提升供应稳定性及品牌力对农药、塑料、聚氨酯等行业而言,当面对终端需求或产业链下游集中于欧美等海外地区时,相比于贸易出口,企业通过在主要消费属地以及需求增速较快的地区设立研发或生产基地,有助于企业增加响应速度,通过本地化供应更好满足终端需求,获取海外市场份额。农药制剂方面,受限于登记证及经销网络,直接出口难以开拓海外市场,润丰股份通过西班牙、阿根廷等多个海外基地以及100 余个海外子公司,实现海外收入的稳步增长;塑料及聚氨酯方面,由于汽车、电子、家电等下游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要求,金发科技、万华化学等则通过东欧的产能布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规避国内审批限制:国内炼能接近上限,企业布局海外项目完善一体化“双碳”背景下,为控制炼化产能的过快增长以及降低碳排放强度,2021年国务院及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提出炼化10 亿吨“红线”。下游聚酯行业为实现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发展,逐步将投资目光投向海外。恒逸石化通过文莱PMB 项目已实现炼油-芳烃-化纤的产业链贯通;桐昆股份与新凤鸣亦成立合资公司拟建设印尼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国际化跨境供应链的构建有助于保障下游原材料供应,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低迷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法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