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上半年光伏出货仍保持高速增长,A 股纳入统计的相关公司实现的总营业收入达5468 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681 亿元,同比增长28%;剔除硅料外,行业收入4136 亿元,同比增长37%,归母净利润429.5 亿元,同比增长74%。
其中主材环节硅料、硅片盈利情况显著下行,但电池等下游端环节相对较好,逆变器及辅材环节企业间分化加大,逆变器、浆料、胶膜、金刚线等环节,头部公司的竞争优势体现的更明显。向后展望,硅料维持相对低位可能性较大,有望刺激下游需求放量,海外利率变化也是影响装机节奏的关键指标。同时,随着N 型TOPCon加速推广,相应有变化的辅材环节可能也会结构性受益。A 股光伏板块去年以来大幅调整,行业目前确实面临新能源消纳、海外需求波动、企业扩产较无序等扰动因素,但是融资与减持新规等积极要素也在出现,这将对行业格局影响深远。
国内装机暴增,海外增速趋缓。1-6 月国内光伏合计并网约78.4GW,同比大增154%,1-8 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达113GW,同比增长154.5%;1-6 月组件出口合计106GW,同比增加30.2%。Q3 以来,受海外假期、库存、融资成本等影响,出口数据环比出现下降,预计随前述负面因素影响的削弱,海外装机增速有望逐步恢复。
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利润向下游挪移。伴随硅料产能持续投运,硅料价格经历去年底暴跌、年初反弹后,6 月中旬降价到6.x 万元/吨左右,二线硅料公司普遍亏损,近几个月硅料采购好转,价格止跌回暖企稳;目前硅片、电池、组件价格顺价调整至3.1-3.3 元/片、0.69-0.73 元/W、1.15-1.3 元/W 附近,组件价格较年初跌幅约40%。新产能投产、技术差异化造成各环节实际供需格局改变,产业链利润分配逐步由上游硅料、硅片等向下游电池环节转移,新技术溢价也在Q2 体现的比较明显。
板块估值水平跌至历史低位。2020 年7 月-2022 年10 月,光伏板块(884045.WI)PE-TTM 基本在30 倍以上运行,此后进入估值消化期,目前板块PE-TTM 为14倍,是近年以来的低点,低于“2018 年531”的估值水平。2023 年至今光伏板块下跌29.99%,跑输上证指数30.92 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15.33 个百分点,可能主要反应市场对未来需求高增长持续性、供给无序扩张可能导致盈利持续恶化等因素的担忧。
行业潜在空间大,融资新政对供给侧影响深远。A 股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产生了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近年来主流公司盈利好,造血能力增强,但由于竞争态势及新技术的影响,融资力度却在加码。如果后续融资行为能给与制度性约束,对光伏行业的供需态势、长期格局都将是长期的重要利好。从需求端看,2022 年国内光伏发电量占比仍仅5%,全球光伏发电在总发电量占比也仅4.5%,潜在的提升空间巨大。后续如果光伏、储能继续降本增效,新能源绿色收益机制形成,再考虑传统电源成本爬升,未来配套储能的光伏发电平价将分阶段、分场景实现,届时光伏对存量发电资产的替代节奏会进一步提速。
推荐与关注:主材环节,晶科能源、钧达股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阿特斯、仕净科技;辅材及其他:石英股份、聚和材料、福斯特、福莱特、捷佳伟创、美畅股份。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供给无序扩张带来盈利恶化,替代技术太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