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3 月5 日,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1,我们对其中涉及金融领域的重点信息进行归纳。
评论
社融和货币增速的新目标。《报告》中对货币和社融增速目标的提法与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货币政策报告一致,为“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但与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名义经济增速”目标有所变化,相比拆分更细,更强调实际通胀较低时货币政策仍需保持一定强度。由于通胀增速较低,2023 年名义GDP 增速低于5%,而社融和M2 增速分别为9.5%和9.7%,我们预计今年信贷和社融增速仍将高于名义GDP 增速。政府融资规模也有望扩大,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规模目标合计约9 万亿元,相比2023 年增加2800 亿元。我们预计2024 年新增社融规模33 万亿元,同比增速约9%,较2023 年略降。
提升信贷效率,减少资金沉淀空转。《报告》中首次提到“避免资金沉淀空转”,我们认为针对当前存在的两类问题:信贷资金沉淀、使用效率不高,M1 增速2023 年末仅为1.3%,明显低于M2 和社融增速,部分大企业低利率信贷资金被用于存款、理财投资而非实际生产;部分领域存在资金“空转”现象,例如部分同业资金被用于套利等。我们预计今年资金用途监管加强,减少信贷、同业等领域的资金套利和空转。
标本兼治化解风险。《报告》首次提到“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我们认为不仅强调对于金融风险的直接处置,更强调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化解风险,包括金融风险处置统筹协调机制、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和公司治理改革等。房地产方面提到“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相比此前“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增加“给予支持”,除了近期经营物业贷、项目“白名单”之外更多支持性政策值得期待;地方债务方面,除了“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延续此前基调外,“分类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也意味着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并非一时之策,而需要长期打破预算软约束,实现地方债务合理的风险定价。
银行股投资观点。我们认为报告增加财政支持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标本兼治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利于降低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对于银行投资而言,除了对于当前低估值、高股息、基本面稳健的国有大行外,建议布局资产质量有改善空间的区域银行(渝农商行、民生银行等),以及基本面预期改善信号后更具弹性的中小银行(招行、江苏、宁波等)。
风险
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房地产行业风险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