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翻台率走高VS拓店成本提升,特海国际 (09658)能否将"扭亏为盈"进行到底?

智通财经 11-29 22:23

海底捞 --%

在盈亏路上一直拼命挣扎的特海国际(09658)终于再次交出了一份扭亏为盈“成绩单”。

作为海底捞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出海擎旗者,特海国际在海外市场“好评不断”,这一点也主要体现在其业绩表现上——11月25日,特海国际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业绩,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净利润为377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大幅扭亏,2023年Q3净亏损约为140万美元。

对于此次扭亏为盈,特海国际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业务持续扩张带动收入增长,以及为提升客流量及翻台率做出的努力,公司运营效率有所提升,特别是汇兑收益净额较2023年同期增加3460万美元。

事实上,自入局海外市场以来,关于盈利的问题,特海国际表现一直不算稳定。

此前该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虽然去年顺利扭亏为盈,但今年上半年再度亏损,直至如今的Q3再度实现盈利。具体而言,2019-2022年,特海国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3亿美元、2.21亿美元、3.12亿美元、5.58亿美元,年度净亏损分别为3301.9万美元、5376.0万美元、1.51亿美元、4124.8万元。而在2023年,特海国际营收为6.68亿美元,净利润为2565.3万美元。

而伴随着盈利状态的不稳定性,市场亦对特海国际海外扩张的高成长故事保持怀疑态度。那么,对于特海国际此次Q3的扭亏为盈,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呢?

“量价齐升”下,走出盈利困局?

2024年Q3,是原海底捞CEO杨利娟转任特海CEO后的首个季度,从一个服务员一跃成为CEO,这个曾称为史上“最牛打工妹”的她,再次逆转了特海国际的盈利困局。

2022年,杨利娟临危受命从张勇手中接过了海底捞CEO的位置,彼时正是海底捞因疯狂扩张深陷“增收不增利”困局的紧张时刻。2021年,受疯狂开店的举措影响,海底捞虽然营收增长43.7%至411.1亿元,但却亏损了41.6亿元,其中36.5亿元来自于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损失计提。

2022年3月,杨利娟接替创始人张勇成为海底捞CEO,开始主导改革。下半年,便开启了“硬骨头计划”,主要手段是重开过往关停的部分餐厅。在杨利娟的运筹帷幄下,海底捞盈利困局被及时解除。上任当年,也就是2022年,海底捞实现了扭亏,取得了13.73亿元期内利润。

这一次,杨丽娟再次在特海国际的盈利问题上“力挽狂澜”。而深究公司当季财报发现,此次业绩提升或与其“量与价的提升”不无关系。

2024Q3,海底捞餐厅整体平均翻台率为3.8次,同比增加0.1次,主要系海底捞品牌影响力提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并更加精细地运营各类消费场景;分地区来看,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平均翻台率分别为3.6/4.3/3.9/3.8次,同比分别+0.1/+0.4/+0.0/-0.1次。

另外,期内公司的客单价亦有所提升:2024年Q3,海底捞餐厅整体平均客单价为25.8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1美元,主要系公司不断优化品牌营销以及汇率影响;分地区来看,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平均客单价分别为20.4/29.2/43.5/43.0美元,同比分别+1.4/+3.2/+2.3/+4.2美元。

(数据来源:特海国际财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量”与“价”的提升,海底捞的拓店成本也开始攀升。

2024年Q3,该公司员工成本为6590万美元,同比增长15.2%,占收入的收入百分比为33.1%,同比提升0.2pct,主要系公司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员工提供优越客户体验的经营策略,以及经营所在个别国家的法定最低工资上涨。此外,期内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为6550万美元,同比增长9.9%,占收入的百分比为33%。

2024年Q3,,海底捞无新店开业,暂时关闭了1家位于东南亚的门店,计划未来将其作为第二品牌餐厅重新营业;前三季度累计净增6家海底捞门店,截至2024年9月底,共有121家海底捞门店。

整体来看,2024年Q3特海国际业绩的提升,主要体现在“量”与“价”的提升以及精细化运营上,而这种“人为干预”式的增长力能持续多久恐怕仍需打一个“未知数”。

谋取“新曲线”下,出海扩张亦不乏挑战

自双重上市之后,特海国际能否描画出健康向上的新增长曲线,无疑是众多投资者关注的一大焦点。

而作为海底捞品牌的出海擎旗者,“出海扩张”则是特海国际打出的最大一张“明牌”,而这显然也是顺应行业趋势而为的举措。

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3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同年新增餐饮注册量300多万家,形成一批“万店”品牌,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许多企业在门店布局方面已经达到了天花板,为进一步增加营收、提升利润,企业的“出海”需求。目前呷哺呷哺、小龙坎均在进入海外市场。

作为中餐出海最受欢迎的赛道之一,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发布预测,到2026年,海外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3万亿元人民币,仅火锅品类就有望超过2000亿元。赛道前景明朗,竞争壁垒亦难难建立,特海国际必然要跑得更快一些,才能够坐稳霸主地位。

然而,除了要跑得快一些之外,特海国际的“出海扩张路线”仍有不少不确定性因素萦绕。

一方面是,成本高昂问题。海外市场人工成本高已然是业内心照不宣的共识。据智通财经APP观察,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等地,人工成本高昂,如美国餐厅的人力成本可能达到30%甚至35%-40%。另外,原材料也存在成本高及供应受限的问题,譬如:海外部分地区原材料成本高于中国,且存在贸易限制。高成本的压力之下,无疑也将对特海国际的盈利空间造成一定挤压。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与拓展仍存一定难题。国际餐饮市场竞争激烈,对手众多且实力强。特海国际作为中式餐饮品牌,不仅要与当地餐饮品牌竞争,还要与其他国际餐饮连锁品牌争夺市场份额。此外,不同地区的消费文化和习惯差异大,本地化难题仍有待突破,2024年第三季度特海国际无新店开业,还暂时关闭了一家东南亚餐厅,说明海外拓店也存在一定困难之处。

除此之外,还存有一定的汇率波动风险,特海国际在海外多地开展业务,汇率波动会影响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如2024年上半年就出现了汇率波动损失。

整体来看,得益于扭亏为盈的Q3业绩,特海国际股价在11月28日、29日接连上涨,分别录得22.31%、0.12%的涨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特海国际三季报表现可圈可点,但关于公司的长期成长力仍存有众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一点显然也促使投资者对公司中长期前景仍存有怀疑态度。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