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顺丰控股、海天味业、恒瑞医药……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案例持续增多。截至记者发稿,年内已有近20家A股上市公司筹划或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我们的客户也有几家在筹划开展在港股上市的工作。从10月份,由审批制到备案制以后,我们港股上市数量有一定的增幅。此外,我们在2023年的时候服务了一家药企客户,通过反向并购在美股上市。”致同审计合伙人路静茹对证券时报记者介绍。
“A+H”上市公司可利用两个市场的优势,实现资本运作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国际化进程。多家公司在公告中也表示,赴港上市是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旨在通过港股这一平台更好地发展国际市场。
近两年,中企国际化明显提速。从今年整体来看,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同比增长态势,不过在行业等方面,也在发生一些新变化。
从行业来看,与2023年投资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制造等领域相比,2024年的对外投资,已经重点聚焦在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能源设施类的投资,以及科技比较热门的行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例,明阳智能就是典型代表。致同曾在2022年底服务其在伦交所发行GDR,这两年,公司在全球不同国家设立销售公司,将自己的海上风电产业推向全球。
从企业属性来看,央企在境外投资规模占比较高。路静茹介绍,“我们服务的一个重要战略客户中国建材也提出利用10年左右时间‘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建材’。海外市场虽然面临着全球结构的多极化,但是中央企业需要把握好‘进’和‘稳’的关系,实现自身国际经营能力的升级”。
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一定痛点,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去管理好境外企业。
“我们之前服务客户的时候更多的感受是,企业向境外派遣管理团队,比如董事长或者财务总监,认为一把手和二把手把握住之后,那企业就可以管控得住。但是境外人员对于国内企业的经营理念理解不一致,导致境内希望执行的措施在境外没有办法很好落地。现在大家开始意识到,优化系统的业务流程变得特别重要,要从‘人管’变成‘制度管’,境外企业大多遵守合约精神,人说什么可能不听,但有制度会去遵守。”路静茹认为。
制度怎么去更好落实?一方面是应该在流程上进行设计,业务系统优化把这些制度设计进去,通过业务实现内部和各部门合作伙伴之间高效的沟通协作,打破信息孤岛,加快业务流程之间的运转速度,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少员工操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关于数智化转型。路静茹介绍,在数据安全与合规领域,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立法,所以数据安全合规就变得尤为重要。“企业之间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采用加密备份的技术手段来保护企业和客户数据的安全。同时,随着海外市场法律法规和监管的日趋严格,要确保企业数字化运行符合当地的合规标准,避免法律风险。”
在中企出海中,全球化与本土化,以及创新驱动和品牌发展是需要重点处理的两大关系。
“中国企业品牌已经在全球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比如说比亚迪、华为、名创优品,之前是Made in China,现在已经不会专门去提中国制造,而是开始认识到中国企业的这些品牌了。” 路静茹表示,我们要注重品牌在价值链当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企业已经不再聚焦低利润的生产制造环节了,而是逐步实现全环节、全价值链。
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所有中国企业的国内成功经验都能够在境外得到复制。取决因素之一,就是所投资的国家可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路静茹举例说,中国的电商行业可以发展得很好,依托于我们强大的物流系统和网络设施,但是到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中东或者非洲,行业成功经验就无法复制,所以还是需要扎根于当地、因地制宜。
“我们中国企业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现阶段我认为,应该是到了扎根到当地进行本土化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能够适应当地的政策法规、文化习俗、市场竞争、产业基础等,这样才能够发展壮大深耕。”路静茹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