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疫情中爆红的碳酸饮料如今“江湖地位”正在直线下降。
尼尔森IQ近日公布了2023年饮料行业数据显示,去年国内饮料市场保持着6%的增速领跑整个快消行业,但碳酸饮料却成为饮料中唯一下降的品类,全年销售额下滑了7%。在业内看来,碳酸饮料前两年的增长与无糖气泡水类产品的爆红息息相关,但现在无糖茶正在拿走这些市场份额。
碳酸饮料去年掉队了
碳酸汽水曾在疫情中迎来了一波增长高峰,但2023年伊始,碳酸饮料热就已经开始降温,到2024年初变得更为明显。近期第一财经记者在北京部分区域便利店看到,过往时不时冒出的新碳酸饮料品牌大多消失不见,碳酸饮料产品也大多回归常见口味,货架上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茶饮和咖啡产品,部分便利店的碳酸饮料所占冰柜的比例已经从高峰时的半壁江山下降到25%甚至更低。
尼尔森IQ近日公布的《2024中国饮料行业趋势与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快消品销售同比增速微跌0.5%,但饮料行业却是增长最快的一类,6%的增速超过乳制品(-2.4%)、酒类(-0.5%)、零食(-2.1%)、母婴(-11.4%)等。
但从饮料品类表现看,碳酸饮料却成为几个品类之中唯一下降的一个,销售额同比减少7%,市场份额占比也从2021年和2022年的21.2%下滑至2023年的18.5%,这一占比也回到2019年水平。
饮料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呈现同样的趋势。可口可乐装瓶商太古股份(00019.HK)公布2023年业绩显示,全年中国内地饮料收入247.3亿港元,比2022年同期261亿港元下降了5%左右,其中太古可口可乐中国内地市场汽水的收益减少4%,增长主要来自于饮用水(4%)、能量饮料(28%)、高端咖啡(25%)及茶饮料(16%)。另一大装瓶商中国食品(00506.HK)的情况也类似,全年收入214.5亿元人民币,增长2.3%,其中汽水业务收入159.7亿元,同比微增0.6%。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碳酸饮料的跌幅应该理解为恢复到正常周期起伏之中,在2019年之前,由于健康化消费趋势的流行,碳酸饮料品类其实是在缓慢下行的周期之中。与此同时,新生代消费者的消费思维和行为偏向于喜新厌旧,疫情中无糖气泡水品类的爆发,也带动了碳酸饮料的新增长,但如今热度下降后,周期又回归常态。
无糖茶正在抢走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碳酸饮料的下滑也与无糖饮料的热点转换有关。
在过去几年中,碳酸饮料因为高糖等原因而“失宠”,产量从2014年的1810.7万吨下降至2018年的1744.6万吨,直到2019年才恢复增长,2020年国内碳酸饮料产量达到1971.3万吨,同比增长4.7%,疫情下实现了“逆袭”。2021年的采访中,太古可口可乐总裁苏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碳酸饮料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于“宅”经济的崛起,另一方面则来自无糖汽水的热销,拉动了汽水业务的增长。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无糖饮料行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6%,但增速主要来自于无糖茶的贡献,后者贡献了110%的同比增长,而无糖汽水品类增速却同比减少了22%。从市场占比上,无糖茶也正在抢走无糖汽水的份额,前者已经占到无糖饮料总销售额的49%。
从上市公司业绩也可以看到,农夫山泉(09633.HK)财报显示,2023年茶饮料产品业务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了83.3%,收入增速远超其他饮料品类。康师傅控股(00322.HK)和统一企业中国(00220.HK)的茶饮业务也分别增长了7%和9%,也优于整体饮料业务增速表现。
在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中国区副总裁罗贤亮看来,无糖饮料热点的转化,体现了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从“好吃中选健康”演变到了“健康中选好吃”,以茶饮品类为例,过往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甜的茶饮料,之前是以成分更天然的果汁茶代替传统果味茶,现在是优先选择无糖茶品类,然后从中找到更好喝的。
尼尔森IQ今日也回应第一财经表示,除了消费者购买选择变化外,零研数据看到,碳酸饮料的在饮料里面的总铺货占比下滑,在店内执行落后于整体饮料, 因为无糖茶,电解质饮料,100%果汁等更加健康的饮料细分快速增长,导致碳酸饮料的消费转移去其他品类,市场端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无糖茶赛道热度的上升,也让大量饮料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淘金,记者在市场上看到,包括元气森林、统一、康师傅都在推出无糖茶产品。2023年全国共有157个无糖即饮茶单品在市场流通,其中新品就占到64个之多。
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无糖茶品类的热度还未到天花板,依然是下一个阶段饮料品类的热点之一,特别是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增长,无糖茶市场在市场扩容和高端化上依然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