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知名老将扎堆离职 基金经理去哪儿了

中国证券报 2024-06-06 00:00

近期,基金经理离任、离职情况明显增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近一个月时间,已有超过300只产品公告基金经理变更,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已达到163人,为近三年同期最高值,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0%,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70%。与此同时,在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不乏多位从业超十年的“老将”。基金经理大洗牌背后有何玄机,大洗牌后行业将何去何从,这一话题逐渐引起市场关注。

离职“老将”面孔居多

在此番离任的百余位基金经理中,亦有邢恭海、吴翰、姜锋、董山青等多位基金经理在离任多只产品的同时,也从所在基金公司离职。从这几位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来看,除了邢恭海在原公司任职约7年外,其余人的任职时间均超过10年,任职时间较长的董山青更是在泰信基金工作近20年。一边是离任基金经理数量大幅增加,一边是“老将”纷纷出走,这一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从业年限较长、资历较深的基金经理确实很容易被其它基金公司“惦记上”,尤其是叠加较好的业绩表现,很容易就会被挖走。而且,也不排除有一些有影响力的基金经理可能会选择出来自己“单干”。

近期离职的基金经理中,确实有一部分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不错业绩表现。例如,6月4日宣告离任旗下所有产品,并从泰信基金离职的董山青,其在管的泰信行业精选2023年凭借对人工智能(AI)方向的配置,收获了逾35%的收益率,位居当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前十。6月4日公告称因个人申请离职,已于5月31日离任所有产品的姜锋,曾凭借其管理的建信健康民生基金在2022年跻身“双十”基金经理(从业超过十年、管理产品年化回报率10%以上)行列。

从产品交接情况来看,“老将”们出走后,许多产品都交由“新生代”基金经理担纲。例如,董山青原先在管的两只产品均增聘基金经理杨显进行管理。公开信息显示,杨显为首度管理公募基金产品。从中信保诚基金离职的邢恭海。一口气离任8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其中5只都交由担任基金经理尚未满一年的吴秋君接管,吴秋君的管理规模也由此前的约15.95亿元骤增至129.82亿元。姜锋离任的6只产品中,亦有半数交由“新生代”基金经理管理,建信健康民生、建信兴衡优选一年持有由马牧青管理,建信锋睿优选由蒋严泽管理。

内部工作调整暗藏玄机

除了离任伴随离职的基金经理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是出于内部工作调整而离任部分产品。这种类型的变动似乎暗藏着不少玄机。

一是部分基金经理通过部分离任来减负,尤其是百亿级基金经理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离任多只规模较大的产品,缩减在管产品规模,或减少在管产品数量。例如,农银汇理基金周宇离任了两只规模较大的产品,合计规模超过130亿元。离任后,其管理规模降至43.94亿元,其最新在管的3只产品规模均小于17亿元。长城基金张棪也离任了两只规模较大的产品,其中一只规模超过140亿元,离任后的管理规模减少近一半。原先在管产品接近20只的景顺长城基金张晓南亦在今年离任4只产品。

“很简单,在‘天花板’可见的情况下,大家追求规模的执念会冲淡。”一位基金人士透露称,基金经理的收入通常与管理规模挂钩,因此过去会热衷于做大规模来提高收入。但是在收入上限“天花板”可见后,管理规模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做大带来的收入增量相对有限,这会促使大家不再一味追求单个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转变或将有利于基金公司投研更多转向平台化、团队化运作。

若百亿级管理规模的基金经理纷纷选择减负,那抛出来的基金又该交由谁管理?有业内人士称,或许会在公司存量基金经理之中进行重新分配,以确保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基本平衡,如果存量人手不够,那也不排除会有更多“新面孔”出现的可能。从近期选择减负的基金经理来看,离任后的产品由新生代基金经理接管的例子有很多。

二是部分基金经理离任透露出转岗意向。例如,创金合信基金张荣于5月31日离任旗下所有FOF产品,并在同日被增聘为创金合信启富优选股票发起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基金也成为其目前在管的唯一产品。根据相关规定,除ETF联接基金外,FOF基金经理不得与其他类型基金的基金经理相互兼任。因此,有观点认为,此番离任或意味着张荣由FOF基金经理转岗至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据悉,早在2016年,张荣就曾管理过多只股票型基金,亦曾管理过债券型基金,2021年10月,张荣首度切入FOF产品赛道,此次算得上时隔近三年后再度回归至股票型基金赛道。大成基金陈会荣则在5月30日离任旗下所有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并在5月21日被新增聘为大成全球美元债债券(QDII)的基金经理,似有转岗至QDII基金经理的迹象。截至目前,大成全球美元债债券(QDII)也成为陈会荣在管的唯一产品。

业内人士分析称,此类转岗意向也反映出当前基金经理的心路历程。FOF产品在业绩普遍承压的环境下,确实面临较多考验,这也会对基金经理形成较大管理压力,想要转岗至其他类型基金,其实很容易理解。而QDII产品作为近年来的热门产品类型,无论是业绩表现还是营销都具有明显优势,这自然会吸引一些基金经理投身于此。有基金人士感慨:“谁不想顺势而为?”

洗牌仍将继续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对于近期明显增多的基金经理离任、离职情况,许多业内人士似乎并不意外,他们的共识是以后此类变动可能还会持续发生,行业可能出现一波较大范围的人员洗牌。

近期,亦有部分基金经理的举动被市场认为可能是离职先兆。例如,招商基金贾成东在管的5只产品于5月31日全部增聘新基金经理,旗下已无单独管理的基金;此前,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在管的产品也新增了其他基金经理。

有基金人士表示,其实基金经理变动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内的常见现象,只不过在行业出现一系列较大变革的环境下,此类流动有可能增加。无论相关传闻是真是假,但大洗牌趋势已然确定。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公募行业限薪要求下,未来很有可能出现一批基金经理涌向私募行业,或加盟头腰部私募机构,或自创私募机构。当然,对很多公募基金经理来说,这一转型可能并不会太容易,一方面是公募和私募考核机制完全不同,另一方面是私募基金经理可能还要面临更大的募资和投研资源压力。此前也不乏公募基金经理跳槽私募后,再度返回公募的先例。

另外,许多基金人士认为,在减负成为大势所趋后,许多产品都将迎来基金经理的变更,或增聘新人分担压力,或在基金公司范围内重新分配调度基金规模,或可能需要再招聘人手匹配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有基金人士甚至表示,在公募业绩持续承压的环境下,亦不排除因降本增效而导致有基金经理或基金公司员工离开的可能。此外,基金清盘加速可能导致部分基金经理无产品可管。数据显示,近一个月离任的基金经理中,亦不乏多人因在管产品被清盘而离任。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