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8.42/2.20/2.17 亿元,同比分别+13.81%/+49.56%/+50.72%,EPS 为0.68元/股。2023Q3 单季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2.90/0.82/0.81 亿元, 同比分别+24.82%/+76.17%/78.33% , 环比分别-0.26%/2.19%/2.76%。
事件点评:
硅烷气量价齐升带动营收增长,成本管控助力利率提升。2023 年三季度公司业绩持续增长。(1)营收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电子级硅烷气销售1097 吨,较去年同比增长29.48%,均价较一季度亦有提升;2023Q3单季度公司收入同比+24.82%,电子级硅烷气收入占比快速提升。(2)毛利方面,2023 年上半年,电子级硅烷气价格提升带动毛利率增长,毛利总额占比在74%左右;氢气的原材料煤气在2023 年4 月份开始降价,氢气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工业氢和高纯氢毛利总额占比在21%左右。2023Q3 公司单季度毛利率达43.24%,环比提升0.55%,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3)费用方面,2023 年前三季度管理和研发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多重因素作用下,2023Q3 公司单季度净利率环比提升0.68%,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
N 型渗透率提高、硅碳负极技术推进、半导体底部复苏亦有望带动硅烷气需求增加;同时公司加速硅烷气产能扩张,稳固市场地位。硅烷气供需情况向好。需求端,硅烷气在新能源领域主要应用于电池片镀膜和硅碳负极CVD 法,电池片镀膜方面,随着N 型电池片渗透率的逐步提高,硅烷气需求量将进一步提高;硅碳负极方面,公司与天目先导的合作稳步推进,预计2023 年底天目先导一期10000 吨硅碳负极项目全部建成,同时2023 年3 月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成立先进硅基材料联合研发中心,预计2025 年下半年实现中试。此外,面板下游客户惠科电子、华星光电扩产带动产能小幅扩张,面板需求小幅复苏。供给端,公司加速扩大硅烷气产能,目前冷氢化技改项目已完成,同时进行定增,募集资金以满足年产3500 吨硅烷项目和四期3500 吨/年硅烷项目募资需求,预计年底公司硅烷气产能达6100 吨。
多晶硅和高纯氢业务为远期增长提供保障。除硅烷气业务外,公司高纯氢业务持续推进,多晶硅客户认证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公司远期业绩增长点。(1)区熔级多晶硅方面,公司电子/区熔级多晶硅下游客户认证持续推进,直径为130 毫米的区熔硅料已获得下游企业的初步认可,正在积极测试直径150 毫米的产品,同时推进IATF16949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目前,公司区熔级多晶硅产能约为300 吨,为远期增长提供保障。(2)高纯氢方面,公司以主要代理商模式拓展业务,下游加速放量,因下游开发客户数量增加,高纯氢上半年销售517 万方左右,规模尚小但增速较快。目前,公司高纯氢产能达1600 万立方,有望达到盈亏平衡。
投资建议:截止2023 年10 月30 日,可比公司包括金宏气体、华特气体、和远气体、凯美气体,可比公司2022 年平均PE 为48.49x(金宏气体53.11x/华特气体39.96x/和远气体53.02x/凯美特气47.85x),公司2022 年PE 为19.94x,较可比公司存在一定折价。预计公司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0.83/1.11/1.45,对应公司10 月30 日收盘价11.62 元,2023-2025 年PE 分别为14.0/10.4/8.0 倍。
风险提示:关联交易占比较高的风险;氢气业务销售下滑的风险;客户及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电子级硅烷气技术泄密风险;500 吨/年半导体硅募投项目客户认证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