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三季报,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6.69 亿元,同比+39.11%,归母净利润1.43 亿元,同比+171.2%,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160.16%。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4 亿元,同比+42.12%,归母净利润0.56 亿元,同比+147.47%,扣非归母净利润0.54 亿元,同比+144.26%。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6.58%。
公司业绩持续恢复,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逐季提升。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171.2%,Q3 延续恢复态势,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56 亿元,同比+147.47%。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速分别为+159.42/6.55/26.88%,规模逐季提升。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相较去年同期提升9.83pct,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16.6%。公司属于电池行业中的一次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圆柱形高倍率锂电池和小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行业,公司立足于现有核心碱锰电池业务做强,锂电业务做大的战略思路,同时加快在小微、特种电池细分领域布局。2024H1 公司碱电业务、高倍率锂电和小聚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43.42%、46.6%和7.65%,海外营收占比为30.1%。
碱电业务延续稳定增长,泰国碱电项目2025 年投产。公司碱电业务前三季度营收及及利润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创同期新高。碱电业务为公司基石,碱性锌锰电池行业是一个市场化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已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竞争格局。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与不断创新,国内锌锰电池制造头部企业产能和技术先进性均已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中长期来看,碱性电池凭借标准型号统一、即插即用、放电时间长、性价比高等优势,需求刚性,在多场景下难以被其他电池取代。与此同时,随着消费升级、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宽以及对碳性电池的替代,将进一步推动碱性锌锰电池的市场需求,使其维持在稳中有增的趋势。
今年3 月,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泰国投资建厂的议案》,同意在泰国进行高性能环保碱性电池项目建设投资,项目拟总投资 2.46 亿元,预计2025 年6 月完工,12 月投产。推进泰国投资建厂项目,有利于降低出口关税,保持公司碱电市场份额和产销量的增长。
锂电业务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改善,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高倍率锂电细分行业复苏可持续。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锂电业务逐步恢复,销售规模同比大幅提升,存增量客户均有突破。四季度通常为电动工具赛道的销售旺季,预计公司产能利用率会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21 系列大容量电池销售占比提高,以及公司进一步推进降本增效,公司锂电业务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锂电高倍率细分市场2022 年下半年以来短期受到欧美高通胀等影响下海外需求有所萎缩,虽然目前行业竞争仍较为激烈,但随着下游客户端去库基本结束,市场外需阶段性回暖。无绳化、便携性趋势推动全球及国内电动工具、吸尘器等细分市场对三元圆柱锂电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聚和源投资扩建并引入战略投资者,聚合物锂电池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公司2023 年完成了深圳长虹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并购,切入小型聚合物电池领域,完善了公司物联网电池门类和产品线。今年6 月,公司同意 湖南长虹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扩建中方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卷绕)生产线,项目总投资预算6300 万元,形成新增日产3 万只中方形聚合物锂电池产能。今年9 月,公司披露深圳聚和源拟以公开挂牌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为聚合物锂电池业务赋予新的动能和活力。
随着5G 通信技术的逐渐普及,以蓝牙耳机、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逐渐成为提升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景气度的有力支撑,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进入行业发展快车道。随着新兴电子产品智能化、小型化和物联网化,小聚锂电池成为消费类特别是新兴消费类电子终端等产品上主要的能源供应者。此外,随着低空经济的开放和人形机器人等应用普及,也给聚和物锂离子电池带来新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契机。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实现营业收入39.77/47.61/57.86亿元,营收YoY+42.19/19.73/21.53%,实现归母净利润1.96/2.37/2.88亿元,YoY+172.23/21.15/21.54%,EPS 分别为1.5/1.82/2.22 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景气风险,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政策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