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公告拟与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投资协议书》,计划投资10 亿元用于项目建设。
10 亿元投资规划出台,进军新能源材料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公司10 亿元投资规划在新能源材料和金属萃取剂两个方向,其中投资8 亿元在长寿经开区沙溪地块建设8 万吨/年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设期预计为36 个月,公司计划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购买位于长寿经开区沙溪片区的面积约200 亩的工业建设用地,用于年产8 万吨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暂定)的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地招拍挂出让基价暂定为37 万元/亩;投资2 亿元在公司原厂区和前期竞拍土地,建设年产2 万吨金属萃取剂项目,建设期预计为24 个月。本次对外投事项,是公司基于中长期发展战略做出的安排。既是顺应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契合该行业对新能源新材料快速增长的需求,又是公司丰富产品结构、拓宽市场份额采取的重要举措。本次对外投资有助于提升和稳固公司的市场地位,从而实现企业快速发展,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萃取剂是湿法电池回收的核心环节,公司将充分受益电池回收需求放量。由于湿法回收效率高且工艺相对成熟,格林美、邦普集团、AEA、IME 等国内外主要企业大多采用湿法为主的技术路线。而萃取过程中萃取剂需要与目标金属离子形成配位络合物,再将配位络合物的金属离子转移到另一种有机溶剂中,分离过程复杂,是电池回收的核心环节。公司作为萃取剂龙头,在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技术储备丰富,其中锂萃取剂完成中试生产,目前处于客户试用阶段,镍萃取剂完成实验室研发,钴萃取剂已经开始工业化应用。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发展即将提速,据德勤咨询数据,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在5-8 年左右,第一批投入市场的动力电池已经迎来“退役潮”,预计2025 年将有325GWh 的可回收电池,且未来十年报废电池及生产废料量CAGR 将达到43%。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充分受益于电池回收行业的需求增长。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后铜萃取剂市占率提升,依托技术协同拓展新能源金属萃取业务,并向下游新能源材料领域延伸,打造新能源回收产业链。预计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1.45/1.98/3.10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6/19/12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价格大幅回落风险、需求大幅下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