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高盛:自力更生是最佳防御! A股将继续跑赢港股

来源:智通财经APP 2025-04-15 11:23
6
收藏

高盛发布研报称,将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值分别下调至75和4300(此前为81和4500),这反映了高盛的新预测和相关假设。新的MSCI中国指数目标意味着12个月内有12%的上涨空间(沪深300指数为15%),其中包括4%的每股收益增长(此前为7%)和11.2倍的合理市盈率(此前为11.5倍)。高盛继续坚持A股优于H股的观点,看好的主题投资方向包括国内刺激政策受益股和“回归”的美国存托凭证(ADR)。

高盛主要观点如下:

刘劲津(Kinger Lau)认为,“自力更生是最佳防御”,这意味着需要聚焦国内经济,通过以下方式减轻外部压力

第一,实施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放松行业管制并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内外需再平衡,刺激国内消费;第二,实现进出口市场向非美国市场的多元化;第三,在国家队、南下投资者和企业(回购)的支持下,加速资金来源向国内资本的转变。

1个半月前(关税实施前)高盛提出A股表现将优于H股时,受到了诸多质疑,而从那时起至今回顾来看,沪深300指数的表现比恒生指数高出3%。高盛继续坚持A股优于H股的观点,在关税消息发布后,这一观点现在对市场而言应该更加明显。该行看好的主题投资方向包括国内刺激政策受益股和“回归”的美国存托凭证(ADR)。

其他重要主题

(1)美国:低流动性加剧股市波动

标准普尔500指数当前的交易价格接近该行设定的6个月目标价5300点,但该行认为近期风险偏向下行。若政策和经济前景改善,持仓清淡为股价上涨创造了可能。然而,市场似乎并未充分反映出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的情况。

股市流动性与近期的市场波动形成了负反馈循环,不断恶化。流动性环境的突然恶化往往伴随着回报率的大幅波动。该行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流动性追踪指标综合了买卖价差、期货市场最优报价深度,以及交易量对价格的影响,该指标显示,过去一个月市场流动性急剧恶化,但仍高于2020年的低点。

尽管市场低迷且流动性不断恶化,高流动性股票和低流动性股票的相对回报率却异常稳定。在市场下跌期间,高流动性股票有时会因更容易抛售而受到冲击。不过,目前高流动性股票组合成分股的优质属性抵消了这种压力。该行对高流动性(GSTHLIQ)和低流动性(GSTHLLIQ)股票组合进行了再平衡.

(2)欧洲:预计每股收益季表现不佳

尽管市场对贸易政策和经济增长前景的变化反应强烈,但今年市场普遍预期的盈利预测相对稳定。斯托克600指数较3月份的峰值已下跌13%。相比之下,2025年的普遍预期每股收益(EPS)今年至今的降幅不到2%。该行预计还会有更多下调;历史上盈利预测修正与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表明,目前市场已计入超过5个百分点的下调幅度。

该行预计盈利的不确定性将持续高企。随着企业管理层持续评估潜在的需求受损、资本支出停滞和供应链中断的影响,企业可能会开始暂停发布盈利指引或扩大预测区间。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斯托克600指数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能源和金融板块预计将成为最大的拖累因素,而科技和工业板块可能会带来一些正向贡献。

(3)全球机会资产定位器(GOAL):市场重新定价滞胀风险,战术上保持防御

由于市场近期仍在对衰退风险重新定价,该行战术上保持防御(3个月内低配债券/持有现金、低配信贷、低配股票/大宗商品);不过,该行对12个月期限的各类资产配置正转向更中性的立场,尽管仍超配现金以缓解滞胀风险。

从战术角度看,该行寻找风险资产企稳的3个潜在迹象:一是估值和市场情绪出现实质性调整,例如该行的风险偏好指标(RAI)明显跌至-2以下;二是政策转向,包括贸易战缓和,或美联储及全球央行采取鸽派政策转向;三是宏观经济势头出现有利变化,即增长与通胀的组合改善,不过这在近期似乎最不可能出现。虽然目前的估值调整有助于降低股票下跌风险,但宏观经济势头恶化、政策不确定性以及趋势和波动性等风险指标,都显示近期风险犹存。

在近期的市场抛售中,各地区股票与债券的相关性最初大幅转为负值,这表明到目前为止,市场对增长的担忧超过了对通胀的担忧。尽管由于滞胀风险,市场存在对美联储采取鸽派政策、收益率曲线变陡的预期,但全球投资者的美国资产外流,加上潜在衰退背景下的巨额财政赤字,可能会限制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

(4)全球经济评论:关税会增加美国就业吗?

尽管特朗普总统周三取消了部分对等关税,但美国实际关税税率仍计划上调15个百分点,特朗普旨在刺激国内生产,让制造业岗位回流美国。在本期《全球经济评论》中,该行研究历史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评估政府能否成功恢复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就业。

一些研究发现,在新兴产业、需求弹性特别高的产品,或对下游产业成本影响较小的产品上,关税可能会产生效果。然而,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大规模关税措施并非针对这些类型的产业和产品。

更广泛的统计证据表明,关税对就业的净影响为负。虽然估计范围较广,但学术研究普遍发现,关税税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受保护行业的就业人数会增加0.2%-0.4%,但关税导致的成本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业人数会减少0.3%-0.6%。

(来源:
智通财经APP)
原标题:
高盛:自力更生是最佳防御! A股将继续跑赢港股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赶快抢个沙发吧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