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据中心投资过剩不改中国科技牛市行情
3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上表示,看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出现泡沫苗头,美国的许多数据中心投资公告都是“重复”或相互重叠的。该信息发布后,关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存在泡沫风险的言论,通过媒体误读与市场情绪传导,直接触发了港股及A股科技板块的短期震荡。
九方金融研究所认为,美国市场中确实存在大量数据中心项目在未明确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强行开工的现象,美国AI投资过剩论存在合理性。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市场仍然处于需求释放期,头部互联网企业持续加大AI数据中心投入。因此,蔡崇信对数据中心建设的预警主要指向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阶段性投资过热与投机性建设风险,核心是关切资本无序扩张引发的行业泡沫,而非否定AI基础设施的战略意义以及广阔空间。因此,我们认为近期A股科技板块的短期回落是情绪面扰动与阶段性估值回调的共振,AI产业逻辑并未发生根本逆转。投资者需区分美国短期硬件产能过剩和中国AI应用价值释放之间的区别。在科技政策进一步发力的背景下,中国科技牛市不会因短期噪音发生趋势变化。
美国科技巨头近年纷纷加码AI投资,行业存在过剩可能性。根据美国科技巨头在年初的表态,亚马逊2025年计划在AI基础设施上投资超1000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日益增长的技术基础设施需求,包括数据中心建设、服务器采购等。微软计划投资约800亿美元用于AI数据中心建设,其中一半以上的支出将发生在美国。谷歌母公司Alphabet投入750亿美元,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服务器采购、数据中心扩建及网络升级。Meta预计将在人工智能驱动的计划上投资600亿至650亿美元。美国在AI基础方面的投入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增长迅速,涵盖了政府、企业、风险投资等多个层面,为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但是,在AI投资受到资金青睐的同时,过剩的担忧悄然而起。早在2024年7月,Meta和谷歌的高管就曾提及,“可能过多投入AI”,同时他们也强调,投资不足的风险远大于投资过度的风险。因此,即使他们当时已经意识到了风险,仍然加码投资,如今AI泡沫正在进一步加剧。
中国AI应用需求空间巨大,供需平衡点尚未到达。作为全球AI应用落地的核心市场,中国的人工智能投资尚未饱和,智能算力市场规模仍然处于快速增长期。以最具代表性的阿里云为代表,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最新季度业绩, AI相关产品推动的收入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对此表示,展望未来,由AI推动的云智能集团收入增速还会持续提升。公司将继续执行聚焦电商和云计算的战略,持续投入以推动长期增长。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国AI投资方在关注风险的同时寻求合理回报,投资增长虽快但未过热。
三大特征显示AI应用与2019年新能源存在可比性。市场中存在一种观点,将本轮科技牛市与2019年进行对比,计算机(AI应用)板块与当年的新能源板块有相似之处。首先,AI应用和新能源革命都属于技术突破与变革。2019年新能源行情得益于电池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推动新能源车产业发展,AI应用行情因深度学习等技术突破,带来智能化变革。其次,二者都受益于政策支持与推动,当年新能源行情受“双碳”目标等政策支持,AI应用行情也得到国家政策扶持,比如在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及AI应用相关政策。第三,两大产业都具有巨大市场潜力。新能源车满足环保出行需求,AI应用可提升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应用领域广泛。
根据科技周期理论,AI应用或存年度行情机会。2019年新能源行情初期走势非常纠结,出现较大回落。但是,之后新能源行情出现了3年左右的长期上涨,涨幅近300%,期间新能源行业经历了政策调整、技术突破等多重变革,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根据科技周期理论划分,2019年新能源行业正处于成长和扩张期,技术逐步被市场接受,需求加速增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如今的AI应用亦正处于该周期的初步阶段。2023年,当ChatGPT诞生时,AI行业进入创新和引入期,技术首次出现于市场,处于概念验证或早期应用阶段,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明确,技术成熟度较低,因此2023年的AI行情半途熄火。如今,行业的技术逐步被市场认可,应用端落地,参考2019年新能源行情,AI应用板块后续空间较大,将是科技行情的核心驱动力。
政策面支持科技牛市持续前进。除了行业基本面的因素,政策亦支持科技牛市进入下一阶段,3月重要会议召开,顶层设计强化科技战略地位。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科技产业发展,如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同期,中国证监会正式推出《科创板深化改革实施方案》,重点优化企业上市准入标准并简化退市流程,同步试点引入长期机构投资者。此次改革进一步放宽对未盈利科技企业的上市限制,允许更多处于研发阶段的硬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同时,针对科创板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增强。展望未来,政策红利释放技术潜能,在这个过程中,以AI应用为主线,半导体、机器人、空间经济、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或是下一轮科技牛市的领涨主线。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尤众元(登记编号:A0740623070006)进行撰写,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品种的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板块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暂无评论
赶快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