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板块异动 未来能源获关注
【摘要】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明确可控核聚变领域为未来能源的唯一方向,行业热度持续上升,在技术路径较为确定、各国持续加大投入的背景下,聚变堆商业化的进程有望提速。
事件:消息面上,Open AI CEO Sam Altman透露,核聚变技术将“很快”取得突破,他预计其投资的公司Helion将“很快”演示净能量增益核聚变。
点评:核聚变具有释放能量高、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优点,有望成为民用发电领域终极能源。在AI发展对电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聚变产业迎来发展机遇,行业融资规模、初创企业数量、雇员总数、供应链支出等多项数据均显示行业热度持续上升。
核聚变风口已至,关注零部件企业布局
核聚变能即小质量元素的原子核(通常是氘和氚)聚合成为重核所释放的能量,核聚变发电需满足“自持”及“可控”条件,为实现理论层面突破,多国共同合作研发ITER装置。
据美国聚变能协会FIA统计,截至2023年初全世界核聚变公司吸引了超过60亿美元的投资,全球43家聚变能公司中有26家认为聚变供电将在2035年之前实现,19家认为届时聚变发电将具备商业可行性。
根据核聚变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球聚变行业报告》,核聚变企业对商业堆的规划为2030年前3台,2030-2035年22台,2036-2040年6台。结合ITER装置及FIRE项目数据,预计203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22600亿元。
技术路径相对确定,磁约束路径中的托卡马克为核聚变领域的主流装置
“聚变”的实现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足够高的温度、一定的密度和一定的能量约束时间,聚变的“可控”理论上通过可磁约束、激光约束和箍缩实现,目前世界上主流路线为磁约束装置托卡马克。
1968年后苏联科学家发明的托卡马克装置成为主流路线,并经历了托卡马克→超导托卡马克→全超导托卡马克的技术迭代升级。
相比仿星器,托卡马克结构简单、造价低,加热成本低,是目前全球各国投入最大、最接近核聚变条件、技术发展最成熟的途径。
托卡马克主要由环形真空室、产生磁场的线圈和其他辅助设施组成。中央是一个环形真空室,里面注满气体,外面缠绕着线圈。线圈通电后,会在托卡马克内部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里面的气体将被电离成等离子体并形成等离子体电流。当等离子体被加热到极高温度后,便可实现核聚变。
2006年,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正式签署ITER协定并于2007年成立ITER国际组织实施计划,项目总计划投资高达200亿欧元。
2023年,美国NIF装置创造能量净输出记录,日本JT-60SA也成功实现点火,我国EAST装置也不断刷新等离子体运行记录。
我国核聚变能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选择了托卡马克为主要研究路线。1993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建成了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2002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建成了具有偏滤器位形的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HL-2A),2006年,世界上第一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首次成功放电。
我国在聚变领域也逐步迈入快车道,2023年底中核集团接棒,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中国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目前有2个前期建设阶段项目,总投资计划接近300亿元,将为相关产业链提供重大机遇。一是聚变新能计划建设紧凑型聚变能装置BEST,已于2023年8月获批,总投资约85亿;二是中核聚变计划建设聚变-裂变混合堆,已于2023年11签约,总投资超200亿元。
我国主要建设中可控核聚变项目
来源:中国核电网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
可控核聚变释放出的大量核能,需要通过核电站转化为电能。核燃料在反应堆中通过核聚变产生的热量加热一回路高压水,一回路水通过蒸汽发生器加热二回路水使之变为蒸汽。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整个过程的能量转换是由核能转换为热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第一壁材料钨、高温超导带材原料REBCO和氘氚燃料;根据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官网(PPPL)的FIRE项目介绍,一个典型的托卡马克装置最核心的主机约占30%成本,其中的高温超导带材及真空室相关部件为最核心设备。
中游为相关设备,核心设备包括超导磁体、第一壁和偏滤器,其中超导磁体占总投资成本约40-50%。高温超导磁体可大幅提升磁场强度,是装置运行的核心部件,第一壁的作用是控制进入等离子体的杂质、传递辐射到材料表面的热量等,偏滤器的作用是控制等离子体与真空室壁面的相互作用,减少壁面的热负荷和粒子轰击。
产业链下游为应用环节,核聚变技术主要用于发电、医疗、科研等领域。
小结
根据根据ITER的预计投入,超导磁体在实验堆的占比最高,占比28%,接下来依次是堆内构件17%,建筑14%,真空室8%,电源8%等;当反应堆正式商运时,维持稳定平衡的系统占比最高,达到25%,其次依次是低温装置和冷却水系统16%,建筑15%,堆内构件15%,磁体降至12%等。
主线1:在实验堆的占比最高的超导磁体,相关概念股西部超导、联创光电、永鼎股份、精达股份等。
主线2:涉氚配套及其他设备供应商,相关概念股国光电气、久立特材、航天晨光、安泰科技、立航科技等。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梳理
来源:九方金融研究所整理
参考资料:
20241224-中泰证券-核工装备行业深度汇报(三):终极能源愈行愈近,可控核聚变产业持续加速
投资顾问:于鑫(登记编号:A0740622030003),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品种的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暂无评论
赶快抢个沙发吧